湖北省創新秋播技術增效益 預計今年油菜秋播面積比上年增長10%以上
蔬菜網 時間:2018/9/21 來源:湖北農業信息網 閱讀數:414 網友評論:1
眼下正是秋播大忙時節,湖北省油菜連續23年總產量居全國*。在油料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當下,今年油菜秋播又有什么“尖板眼”來調動農民種植積極性,穩住中國“油瓶子”呢?近日,記者來到油菜生產大縣和生產主管部門進行了探訪。
連日來,陽新縣的田野上機器轟鳴,開溝、整地、播種,一派繁忙的景象。陽新縣是湖北省油菜種植大縣。通過去年秋播主推油菜345模式,油菜成本減少,單產提高,村民們嘗到了甜頭。陽新縣浮屠鎮獻甲村村民蔡春花是當地有名的油菜種植大戶,她告訴記者,今年她打算再擴種400多畝油菜:
“16年以前種每年都是虧本,從去年開始在技術員指導和政府扶持下,技術方面全程機械化,去年我種了480畝,畝產360斤。從去年開始賺錢了。今年我想加大力度,想種800到1200畝,全程機械化。”
多年來,油菜生產比較效益低下一直是制約油菜發展的瓶頸。去年,中國農科院、華中農大與省油菜辦等單位協同攻關取得的一項突破性的油菜生產技術,簡稱油菜“345”模式,在陽新等油菜大縣試種后,今年夏收時,旱地油菜每畝產量*可達230公斤,稻田油菜每畝可達180公斤,比傳統技術提高10%以上。生產成本從500元下降到300元以內,比傳統種植技術提高效益400-500元。中國農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副所長張學昆介紹:
““345”模式主要目的是解決成本太高的問題。通過機械化,通過綠色防控,實現345目標。3是300元成本,4是達到400斤產量,5是達到500元效益。這個效益還是和國外同等價位比。”
此外,今年秋播,全省還推廣一菜七用的先進技術,既將油菜當飼料、肥料、觀賞、釀蜜等7種功能種植開發。全國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油料處處長王積軍表示:
“通過發揮油菜多功能性,促進三產融合,拉長產業鏈,可以大大提升油菜種植效益,促進產業發展。從菜用講,一畝地通過摘菜薹可以增加500到1000種植收益。通過旅游觀光可以帶動地方相關產業發展,作為青貯可以帶動地方養殖業發展。”
技術創新的促進效應十分明顯,各地種植油菜積極性高漲。截至9月18號,全省各縣市區用于油菜秋播的項目資金超過4000多萬元。預計全省秋播油菜面積比上年增長10%以上。
相關新聞
-
- 好
-
- 不好
蔬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蔬菜網”(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蔬菜網”(Vegnet.com.cn)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