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食用菌產業漸成農民增收“助推器”(圖)
蔬菜網 時間:2018/10/15 來源:昆明日報 閱讀數:394
食用菌

7號館,云南省食用菌展區,吳孝鵬像“陀螺”一樣不斷為觀展、購買食用菌的市民忙前忙后。與他展位一樣火爆的,還有來自云南省其他10多個州市的食用菌展位。“市場對食用菌的青睞,是對脫貧攻堅事業的極大支持。”省食用菌產業辦負責人陳玉瑩說,近幾年,云南省立足獨特的食用菌資源優勢,抓住加快發展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等重大機遇,不斷創新發展思路、強化工作措施,食用菌產業呈現出穩步發展的態勢,漸成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助推器”。
數年前,吳孝鵬作為招商引資對象進入云南,并成立普洱孝鵬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專門從事食用菌的栽培。“我們采用‘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目前已經讓普洱市1000多戶農戶脫貧。”吳孝鵬說,食用菌是貧困地區農戶脫貧致富的好項目。只要按規程手冊操作,種一季即可讓處于貧困線以下的農戶脫貧。
據吳孝鵬透露,由于食用菌的增收明顯,今年初富民縣已將其公司引入,計劃在該縣的散旦鎮甸頭村種植食用菌。初步規劃以香菇種植為主,通過示范帶動當地農戶,逐漸形成香菇等食用菌的規模化種植。
由于食用菌種植周期短、見效快、效益高,市場前景好,且云南省食用菌種質資源好、種植氣候好,發展食用菌種植成為一些地區實施*脫貧的又一重要途徑。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云南省食用菌生產、加工、銷售企業達600戶以上,產值規模1000萬元以上企業近100戶,經營規模達20億元以上,其中億元以上企業6戶,主要為野生食用菌加工營銷企業。種植型農民專業合作社1500多個,產值達100萬元以上合作社500多個,種植規模在10億元左右。未加入合作社的食用菌種植戶6000多戶。食用菌餐飲企業2000多戶,營業收入達20億元以上。
目前,通過各級政府政策引導扶持,對建檔立卡貧困戶扶持資金及其他各類資金整合后,農民以土地、資金等形式加入農民合作社,再以企業主體帶動合作社發展,*終實現貧困戶增收等運作模式已經在昆明、普洱、曲靖等地推廣。食用菌已成為貧困地區農民家庭收入的重要來源。
相關新聞
- 昭通魯甸縣建食用菌基地助貧困戶增收(圖)
- 貴州省珍稀食用菌工程中心正式掛牌成立(圖)
- 新鄉:小小食用菌撬動特色大產業
- 貴州:食用菌鋪就致富新路子(圖)
- 西藏:種植食用菌助力脫貧(圖)
- 貴州省食用菌專班到鎮寧調研(圖)
新聞關鍵字: 食用菌
-
- 好
-
- 不好
蔬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蔬菜網”(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蔬菜網”(Vegnet.com.cn)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