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巴彥淖爾杭錦后旗:四季常鮮“菜籃子”
蔬菜網 時間:2018/11/9 來源:內蒙古日報 閱讀數:418
綠油油的白菜,紅彤彤的辣椒,花球緊實的西蘭花……近日,杭錦后旗陜壩鎮紅星村一派蔬豐果碩的喜人景象,農民們正在忙著采收各種時令蔬菜,客商們直接將車輛??康教镩g地頭搶著收購。
“今年的蔬菜品質好,價格高,又是一個豐收年。”正在地里采摘白菜的七組農民劉紅亮笑著說:“今年我種了4畝白菜,1畝地產1700多棵,一棵2.3元,畝收入3000多,總收入過萬了。我們村的白菜都是育苗種植,上市早,價格也相對比較高。”
近年來,紅星村依托近城傍郊的區位優勢,大力發展蔬菜種植產業,全村13個村小組種植大棚、中棚、大田蔬菜千余畝,從大白菜、土豆等大路貨到西蘭花、尖辣椒、青紅椒、番茄、茄子等精細蔬菜應有盡有,而且每個村民小組各有特色,呈現出一組一品、一組一業的發展格局,綠色蔬菜成為當地群眾致富增收的主導產業。
“我們村人勤勞、土地好,村民們個個都是種地能手,都過上了好生活。”村主任喬世林自豪地說道,紅星村種植蔬菜已經有近50年的歷史,一年四季新鮮蔬菜不斷,成為了杭錦后旗市民心中的“菜籃子”。
紅星村四、五組人均耕地少,主要發展設施農業。如今,這里已經形成了溫室、大棚、中棚、大田交替上市的模式,新鮮蔬菜四季供應。目前,兩個組共有溫室100多座、中棚150多座,年產各類蔬菜2000多噸,經濟收入500多萬元。
“我家共有8座溫室,5座中棚。一座溫室兩茬育苗收入2萬多元,再加上兩茬蔬菜收入1萬元左右,一年下來收入可以達到3萬多。中棚兩茬蔬菜加一茬育苗,一年也能收入2萬多元。”紅星村四組組長張艷林粗略地算了一筆賬,設施農業一年的收入能達到30萬元以上。
在紅星村二、九組,村民們正在忙著采摘辣椒。這兩個小組以種植加工型蔬菜為主,年種植尖辣椒300多畝,番茄100多畝,青紅椒100多畝,占小組耕地的60%以上,火紅的辣椒撐起了村民們的錢袋子,讓村民們的小日子越過越紅火。
“這個品種的辣椒種了好多年了,客商早就來了,住在村里等著收購。1畝地能產600—800多斤干辣椒,每斤5.5元,畝收入4000多元。”正在地里采摘辣椒的村民陶發東高興地說。
陶發東是村里公認的種植能手,自家有耕地50多畝,承包30畝,今年種植蔬菜40畝,其中,種植辣椒20多畝。“全憑種蔬菜收入高,才能給兩個兒子娶了媳婦,接下來計劃給二兒子買房。我家的日子就像這紅紅的辣椒,會越來越紅火。”陶發東望著自家地里的辣椒,對未來充滿了憧憬。
據紅星村*書記閆樂介紹,紅星村依托靠近臨河、陜壩兩大市場的優勢,下大力氣培育發展蔬菜產業,13個村民小組個個都有主導特色品種。今年村里小麥收割以后,麥后復種了60畝西蘭花,現在1斤西蘭花賣到3.5元,僅西蘭花一項就能增收將近60萬元。蔬菜產業成為了該村真正的富民產業。
相關新聞
- 貴州部署蔬菜秋冬種生產工作
- 盆栽蔬菜扮靚昌平美麗鄉村
- 北京蔬菜自給率5年提升至20%,將建“農業中關...
- 徐州-上海蔬菜外延基地合作懇談會在滬舉辦
- 南疆加快設施蔬菜產業發展
- 陜西定邊縣瓜甜蔬菜鮮 蓄壯草藥香
新聞關鍵字: 蔬菜
-
- 好
-
- 不好
蔬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蔬菜網”(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蔬菜網”(Vegnet.com.cn)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