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荔波:種下食用菌 走上致富路
蔬菜網 時間:2018/11/13 來源:黔南日報 閱讀數:431
“我今年做個帶頭人,下決心把這2.5畝的菌子種好,如果成功了,就帶著寨子上的人一起干,擴大生產,一起賺錢。”近日,貴州荔波縣小七孔鎮扶貧干部來到堯花村丙王組時,聽到貧困戶黎以當這樣說。
黎以當一家有6口人,家中父母年邁,體弱多病,一家因學因病致貧。當年因兩個女兒讀書,家中無固定收入,因此被識別為貧困戶。前幾年,黎以當和妻子在外務工,隨著父母年邁,且身體不好,不得不回鄉發展,以便照料老人和女兒。女兒讀書要花錢,老人看病要花錢,又沒有固定收入,夫妻倆便決定在農忙季節把田地種好,然后到附近找活干。
黎以當學過建筑,于是帶著妻子給左鄰右舍蓋房子。說起當年,他說:“大部分都是體力活,看著妻子和自己受苦心里也不好過,但是沒辦法,上有老下有小,只有用體力去拼,才能掙錢維持家用。”
經過幾年的勤勞打拼,黎以當也建了新房,生活有了一定改善。今年上半年,他家種了很多馬鈴薯,和大多數人家一樣,收成的時候,夫妻倆好幾天都是在田地里挖馬鈴薯,像打仗一樣,收完了馬鈴薯卻還沒有休息,又接著犁田。
“種植馬鈴薯雖然很辛苦,但能帶來良好的收益,趁著自己還年輕,還可以做點什么。”黎以當說,今年他帶著妻子到南丹縣考察后,決定種植食用菌,夫妻倆商量好先種2.5畝黑木耳菌種,如果氣候適應,經驗和技術等方面成熟之后再擴大生產。于是黎以當和批發商協議好之后就去南丹學習了20多天,回來后兩人幾乎每天都在地里忙活,打樁、拉線、通電、接灌溉水管等都是他和妻子完成的。他說,現在已經投入7萬多元,預計種下菌種后,一個月每隔7天采菌,把菌子晾干賣給批發商,一斤可以賺30多元。現在*的困難就是勞動力的問題,孩子去上學了,老人沒有勞動能力,他只能帶著妻子干,早出晚歸,辛勤勞作。
經過兩個多月的辛勤培育,菌朵陸續長了出來,一眼望去,好似枯木開花。看到現在的長勢,更加堅定了黎以當夫妻自主創業的信心。
當扶貧干部和黎以當談及*扶貧時,他說:“自己當貧困戶之后,通過扶貧干部和村支兩委的宣傳,自己也明白,國家確實給了自己很多的幫助,孩子上學有補助,父母看病少花錢。另外,我的幫扶責任人知道我要種植食用菌后,讓我科學種植,菌子長出來后又幫我宣傳,給了我很大的幫助。敢拼敢闖,才能真正讓自己脫離貧困。”
說這話時,黎以當對未來生活充滿了信心,他堅信,一定能和大家一起,脫貧致富奔小康。
相關新聞
- 昭通魯甸縣建食用菌基地助貧困戶增收(圖)
- 貴州省珍稀食用菌工程中心正式掛牌成立(圖)
- 貴州西秀區食用菌基地搶抓時節種香菇(圖)
- 河南沈丘縣智能化食用菌生產“錢”景誘人(圖)
- 貴州赫章縣貧困戶抱團參與發展食用菌產業
- 廣西印茶鎮發展食用菌產業助群眾脫貧(圖)
新聞關鍵字: 食用菌
-
- 好
-
- 不好
蔬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蔬菜網”(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蔬菜網”(Vegnet.com.cn)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