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廣權憑小香菇脫貧增收
蔬菜網 時間:2018/11/15 來源:人民網 閱讀數:461 網友評論:2
在葉縣仙臺鎮孟王村,有一所收拾得干凈整齊的農家小院,明亮的門廳,這就是孟王村香菇種植戶陳廣權的家。站在自家院前,陳廣權臉上有著收不住的笑容。別看陳廣權現在日子過的挺順心,幾年前情況可大不一樣。
陳廣權家里有6口人,母親常年吃藥,兩個孩子都在上學,日常生活開支很大。2013年,陳廣權成了村里的建檔立卡貧困戶。
“黨的政策再好,不勞動,永遠都要受窮。”望著家徒四壁的家,陳廣權心里不是個滋味,開始走親訪友打聽脫貧門路。
*偶然機會,他得知種植香菇效益不錯,就趕到辛店鎮香菇種植大戶那里打工學技術,一邊干活一邊留心學習,并把香菇種植流程、方法都記在本子上,準備回家創建自己的香菇大棚。
2014年,通過申請的扶貧資金,陳廣權和妻子開始進菌種,包菌棒,很快建好了兩個發菌棚、兩個出菇棚。當年開春,夫妻倆把裝好的菌棒放進大棚后就開始注水。但由于工作量太大,也缺少技術指導,等他們把一個大棚里的菌棒注過水后才發現,另一個大棚里的5000多包菌棒的菌種已死亡了一半多。
本想著把香菇種出來,賣個好價錢,貼補家用??蓻]想到,一開始就遭受這樣的損失。想著做大手術的父親,常年患病的母親,上學的兩個孩子,陳廣權萌生了放棄的念頭。
“路,要站著走,低頭認輸會窮一輩子,費那么大勁把大棚建起來了,不能因為這點挫折就不干啊!”妻子宋軍娜在旁邊鼓勵道。
隨后,陳廣權認真總結了經驗,并到外地向香菇種植能手學習。回來后,每天從早到晚觀察菌棒的生長情況,不斷調整香菇棚內的濕度、溫度。在夫妻二人的努力下,香菇的產量慢慢提高,品相也好了很多。
然而,幸福的生活并沒有如期而至。去年11月,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雪降臨,當晚,陳廣權種植的香菇大棚其中一個被暴雪壓塌。“全縣貧困戶都入有財產保險,第二天,保險公司就進行了損失評估,*終理賠了2000多塊錢。”陳廣權說。
陳廣權告訴記者,他種的香菇*出5茬菇,一年收入有6萬多塊錢。依靠香菇種植,他還請了貸款,還建起了一座冷庫,而且將香菇烘干曬干后儲存起來,賣的價格會更好。
如今,種植香菇已有4年的陳廣權成功摘去了“貧困帽”,成了村里有名的脫貧致富戶。“我還準備擴大種植規模,對周邊想種植香菇的群眾,無償傳授技術,進一步壯大香菇種植產業,帶動更多鄉親一起脫貧致富。”陳廣權笑著說。
-
- 好
(2)
-
- 不好
(0)
蔬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蔬菜網”(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蔬菜網”(Vegnet.com.cn)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