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香芋“登場” 江蘇宿遷村民致富忙(圖)
蔬菜網 時間:2018/12/5 來源:宿遷網 閱讀數:422 網友評論:3
香芋

近日,在江蘇泗洪縣重崗街道王壽居委會后王組小香芋基地,村民們忙著分撿剛從地里挖出來的山芋,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這些村民大多是本地或者附近村的留守婦女、老人。
“小香芋其實就是迷你型香薯,我們本地種植的傳統的山芋個頭大,而從浙江引進的品種塊頭小口感好,加上我們本地的土質與其他地方不同,于是改名小香芋。”山芋地里,張杰峰看到剛挖出來的山芋,豐收的喜悅寫在臉上。
43歲的張杰峰是重崗街道王壽居委會黨支部書記,擔任支部書記已經8年。張杰峰告訴記者,山芋種植加工一直是重崗街道的支柱產業,可由于當地種植的山芋多用來制作山芋粉,這對當地環境造成了污染。
“沒做支部書記以前,我專門在做粉條加工。”張杰峰說,山芋種植加工產業所存在的制粉污染、效益低等問題日益凸顯。
2017年3月,張杰峰在浙江考察的過程中,對小香芋種植產業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經過實地調研,發現小香芋非常適合在重崗種植,于是決定引進該品種。2017年4月,張杰峰自己先行試種50畝,接著又增加到300畝,并成立泗洪縣飛騰小香芋種植專業合作社。經過幾個月精心種植,小香芋正式推向市場,畝產收益在6000元左右,是以往種植普通山芋收益的幾倍,而小香芋一上市也受到了不少經銷商的青睞,目前已銷往蘇州、南京、上海等地。
張杰峰說,今年種植的小香芋已經達500畝,預計能收35萬斤,而原本這些地原本都是村民們的閑置土地,但如今卻成了他的寶地,很多將土地流轉出去的村民在山芋地里務工,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成了名副其實的“上班族”,工人工資每天從70元到100元不等。
“在這上班近,還可以照顧到孩子兩不誤,一年下來有一萬多元的工資收入。”56歲的張雪蘭家在王壽居委會,她告訴記者,從栽山芋到到挖山芋,都在合作社務工。67歲的王化想是村里的貧困戶,一家八口人,兒子和孫子都是殘疾人,平時在村里做保潔員,空余時間就到地里撿拾山芋,每天70元的工資,讓他又增加了一份收入。
如今,35萬斤山芋大部分收獲后放在自制地窖里儲存,張杰峰一邊尋找銷路,一邊到各大農產品展示會上推薦小香芋。未來,他希望走一條“種植+深加工+銷售”的小香芋產業鏈,通過種植大戶帶動更多的農戶增收致富。
相關新聞
- 海南:香芋南瓜“長”出致富希望(圖)
- 云南文山丘北樹皮鄉:香芋成了“香餑餑”(圖)
-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抑制香芋軟腐病試驗防控效...
- 江西新余:香芋鋪出致富路
- 江永6萬多畝香芋喜獲豐收
- 江蘇金壇區“金壇紅香芋”地理標志成功注冊
新聞關鍵字: 香芋
-
- 好
-
- 不好
蔬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蔬菜網”(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蔬菜網”(Vegnet.com.cn)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