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集安香菇種植合作社帶民致富
蔬菜網 時間:2018/12/16 來源:通化日報 閱讀數:397 網友評論:3
吉林集安市青山香菇種植專業合作社位于集安市清河鎮,成立于2008年,注冊出資額31.4萬元,由46戶香菇種植戶聯合組建,輻射帶動周邊村屯510戶農民發展香菇種植。合作社現有廠房3500平方米、香菇保鮮冷庫11個、保溫箱車1臺,粉碎機、攪拌機、裝袋機、滅菌設備等生產設備一應俱全,現發展種植基地14個。“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產供銷一條龍的發展模式引領農民共同致富。
科學管理,分工明確。為保障成員的利益,增強合作社的發展動力,合作社重大事項實行票決制,需召開全體社員大會集體討論,參會社員三分之二以上同意才能實施,保證民主決策、科學決策。選舉了理事長、理事,成立了監事會,理事協助理事長處理合作社的日常工作,監事會負責監督、檢查合作社內部工作。同時,合作社根據發展需要,設立了技術科,負責新技術、新品種的引進和推廣,成員的技術培訓和技術指導;生產科,負責食用菌菌袋生產,香菇產品的加工、包裝等工作;供銷科,負責生產用的原材料的采購、香菇產品的銷售;財務科,負責合作社的賬務核算、對成員返還的分配等工作。
建章建制,規范管理。為確保健康發展,合作社始終堅持用制度管人管事,各部門根據工作要求制定工作規章制度。合作社聘用專職會計管理財務,編制年度業務報告、盈余分配方案、虧損處理方案以及財務會計報告;實施財務公開,定期向成員代表大會或理事會、監事會公布財務收支活動情況,接受社員的監督。合作社建立成員個人賬戶,將成員出資額、盈余公積及與合作社的交易量(額)均在成員賬戶中進行詳細登記,同時建立盈余分配制度,可分配盈余按成員與合作社的交易量(額)比例返還,返還總額不得低于可分配盈余的60%。2017年共向社員返還盈余150萬元。
加強培訓,提高技能。合作社始終把技術培訓、技術推廣作為提高生產水平的重要措施抓住不放松。合作社聘請專家定期不定期為農民講課,在發菌棚、生產車間、出菇棚做實地示范、現場指導。同時,定期開辦社員經驗交流會,讓社員間總結經驗、交流心得。2017年舉辦技術培訓班35次,參訓人員達1600人次,發放技術資料2300份。
相關新聞
-
- 好
-
- 不好
蔬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蔬菜網”(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蔬菜網”(Vegnet.com.cn)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