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南召縣皇后鄉小香菇成增收致富好寶貝(圖)
蔬菜網 時間:2019/1/3 來源:河南經濟報 閱讀數:493 網友評論:12
香菇

“正逢今年的香菇形勢好,我們的技術也在不斷完善,就這兩天準備再購種,計劃今年春節前到春節后準備在現有的基礎上再增加70萬袋,達到110萬袋,這樣全村閑置在家的貧困戶都能在家門口就業了,種植香菇成了村民脫貧致富的‘好幫手’。”河南南召縣皇后鄉分水嶺村扶貧工作負責人羅臣說。
近日,記者跟隨羅臣驅車來到分水嶺村大莊組南召縣水潤種植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在香菇大棚基地,一排排香菇種植架上,擺滿了香菇袋,小小香菇正精神抖擻地生長著,孕育著豐收的希望。“因為我們的香菇*,所以很受市場歡迎,銷路廣泛,銷往西峽縣、駐馬店市泌陽縣和福建等地,同時香菇種植過程中的裝袋、封口、翻袋、注水、采摘等環節都需要大量人工,貧困戶能在這里打零工,按照個人所長明確分工,活兒也不算累,*能拿50-70元不等,是個短、平、快的脫貧好項目。”該合作社種植戶吳恒說。
據吳恒介紹,2014年種植香菇至今,其間跟著西峽專業技術員學習技術,后來自己在種植中不斷摸索,積累經驗,因為香菇生長環境得控溫,在揭棚、蓋棚上要下功夫,溫度濕度調節、菌棒注水、香菇烘干等都需要注意,他就一刻也不停歇,今年的形勢好,掙了不少錢,日子越來越好了,前段時間還買了一輛小轎車。
香菇種植是勞動力比較密集的產業之一,南召縣皇后鄉分水嶺村利用香菇種植帶動貧困戶就業。針對一些惰性大的貧困戶,該村借助務實的貧困戶帶動其他的貧困戶到合作社里工作,利用這些能工巧匠,帶領更多的貧困戶種植香菇,再進行年底分紅。
分水嶺村全村總面積32平方公里,耕地1100畝。自開展*扶貧工作,領導干部聚焦聚力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為支持香菇產業的發展,村委會提供種植場地,合作社提供技術指導,種植大戶統一領辦,貧困戶通過到基地內自己種或務工獲酬等方式,融入產業發展體系,實現帶貧增收。”羅臣說。
南召縣皇后鄉地處丘陵山區,柞坡柞林面積達10萬畝,發展香菇種植有著天然的條件和優勢。近年來,當地黨委政府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新發展理念,聚焦聚力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這一中心,圍繞“山、林”用心下力做文章、育產業、謀發展、促脫貧。目前,該鄉除形成中藥材辛夷種植、精品苗木花卉種植、優質林果種植、生態畜牧養殖、鄉村旅游觀光五大產業外,還充分利用柞林修枝撫育和柞坡修剪下來的廢枝廢段,發展食用菌香菇種植,通過“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使全鄉種植規模達到袋裝400萬袋、段木50萬節,年產值超過3000萬元,帶動200多戶貧困戶每戶年均增收1萬元以上。小小香菇不僅成了大產業,還成了村民發家致富的好寶貝。
相關新聞
- 貴州西秀區食用菌基地搶抓時節種香菇(圖)
- 山東萊西市香菇種植戶菇棚里“長”出致富夢(...
- 河南獲嘉縣:小香菇錦上添花 壯大產業扶貧新引擎
- 貴州松桃:小小香菇鋪就幸福路(圖)
- 廣西南源村:小香菇成大產業
- 陜西蒲城縣:推動工業轉型 香菇撐起致富“傘...
新聞關鍵字: 香菇
-
- 好
-
- 不好
蔬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蔬菜網”(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蔬菜網”(Vegnet.com.cn)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