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寨苗族鄉:“扶貧蘿卜”助農增收(圖)
蔬菜網 時間:2019/1/10 來源:四川新聞網 閱讀數:453 網友評論:15
蘿卜

近日,四川大寨苗族鄉王氏鳳媽無公害蘿卜種植基地的蘿卜開始采收了,在種植基地和加工廠房的工人們忙得不亦樂乎。
為了提高土地綜合利用率,解決冬季農閑群眾務工問題,2018年,大寨苗族鄉探索出“烤煙+蘿卜(冬季高山蔬菜)”輪作的產業扶貧模式,并通過招商引資,引進了王氏鳳媽食品公司和來鑫農業兩家集蘿卜(冬季高山蔬菜)“種植+加工+銷售”為一體的農業企業。
隨著企業的落地,大量貧困戶到企業就近務工,參與到企業生產的各個環節。據大寨苗族鄉農技服務中心主任唐光龍介紹,僅王氏鳳媽一家企業,從蘿卜種植、加工、銷售等各個環節都需要大量工人,平均每天可以用工50多人。該公司從2018年10月起至今,總共請了工人2500余人次,其中貧困戶就有1200人次,按工資80元/天計算,支付給貧困戶及其他農戶工資就高達35萬元。
這種“烤煙+蘿卜(冬季高山蔬菜)”輪作模式是大寨苗族鄉農業產業布局的創新,在冬季農閑季節(10月至來年3月)布局蘿卜(冬季高山蔬菜)“種植+加工+銷售”一條龍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切實解決了農戶冬季農閑時段務工難的問題。
貧困戶袁良學說:“我家一共四口人,家里小孩還在讀書,要照顧小孩不能外出。一年圍著烤煙轉,烤煙收烤完后就只能在家閑著。現在,我們可以在蘿卜基地務工,僅在蘿卜基地務工,我家人均就有近1400元的收入。”
記者在大寨苗族鄉大寨村村主任唐明召那里了解到,今年,大寨苗族鄉已為王氏鳳媽食品公司和來鑫農業流轉的土地就有2000多畝,按照原有360元/畝的基礎上,每畝增加30元作為種植蘿卜的土地流轉金,*項就幫助農民增收了60000多元。據不完全統計,在這兩個農業企業的帶動下,農戶務工工資、土地流轉金等收入就有近百萬元。
據悉,大寨苗族鄉將圍繞新能源、生態旅游、觀光農業,探索更多與貧困戶利益密切相關的特色產業,為貧困戶提供更多就近務工機會,助農增收,助力鄉村振興,實現全面脫貧摘帽。
相關新聞
- 天津:以菌“養”土 水果蘿卜遠離病害(圖)
- 重慶潼南蘿卜成當地群眾增收致富金鑰匙(圖)
- 天津沙窩蘿卜暢銷(圖)
- 重慶銅梁:1萬噸白蘿卜銷主城春節市場
- 四川簡陽市飛龍鄉龍王村:冬日里農忙 紅蘿卜...
- 貴州畢節:5萬公斤白蘿卜出口迪拜
新聞關鍵字: 蘿卜
-
- 好
-
- 不好
蔬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蔬菜網”(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蔬菜網”(Vegnet.com.cn)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