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大棚里的紅火人生
蔬菜網 時間:2019/2/24 來源:余干之窗 閱讀數:415 網友評論:1
日前,記者來到鷺鷥港鄉雷家灣瓜果蔬菜種植基地,只見雷玉才正和村民們在蔬菜大棚里忙碌著。雷玉才告訴我們:“他正在分裝打包的是大棚藜蒿,他種植的藜蒿可比野生的藜蒿更嫩、更清香。”
改革開放之初,初中畢業的雷玉才一直在家養鴨子,但他經常借來各種農學書籍自學,尤其喜愛學種菜。1999年,他放棄了養鴨子開始種菜,起初只在自家的五畝田里種包菜、蘿卜等,見效益不錯,第2年就租親戚家的田地擴大種植,面積增加到20多畝。他喜歡引進優質品種在本地試種,挑選*適合當地的品種。
“以前村里不通公路,種植的蔬菜全靠肩挑背磨運出去賣,加上信息不暢通,很難碰上個好行情,屬于小打小鬧,掙點錢僅夠糊口。”雷玉才說,現在公路修到了家門口,特別是政府還為我們修了產業路,種植的蔬菜很容易就可以賣掉,而且還能賣個好價錢。
2002年,雷玉才又新增了20畝基地并裝上了大棚,他夏天種西瓜冬天種蔬菜,效益大大提高。雷玉才還先后四次參加了縣農工部組織的農業技術培訓,到山東、江蘇等地考察學習。2014年,雷玉才建設了第3個基地 。2016年,雷玉才獲得了政府的貼息貸款,建成了第4個、也是科技含量*的種植基地,還叫兒子辭職回來協助他,當年光是種植西瓜和藜蒿,雷玉才父子就獲利30余萬元。
“基地聘請的都是附近的村民,年紀大點的也可以來這邊做。”雷玉才說,自己掙了錢也想帶動家里的村民一起掙錢。如今,雷玉才父子堅持種植綠色無公害蔬菜,他們的蔬菜基地吸納了百余人就業,每年僅發農民工工資就達40余萬元,還帶動了當地200戶貧困戶增收。
相關新聞
-
- 好
-
- 不好
蔬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蔬菜網”(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蔬菜網”(Vegnet.com.cn)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