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助力托萬克麥蓋提村產業脫貧
蔬菜網 時間:2019/3/28 來源:新華新疆 閱讀數:395 網友評論:1
近日,烏什縣前進鎮托萬克麥蓋提村的果樹尚未發芽,黑木耳溫室大棚里已是春意盎然。
村民努爾·買買提信步來到村頭的黑木耳大棚區。500余平方米的大棚內,架起密密麻麻的黑木耳菌棒,每個菌棒上都長滿黑木耳。
自治區黨委組織部、老干部局“訪惠聚”駐村工作隊2017年開始在托萬克麥蓋提村試種林下黑木耳,2018年在該村全面推廣種植,探索出了一條通過種植黑木耳讓村民脫貧致富的*扶貧之路。
隨著村里黑木耳菌棒廠的建成以及黑木耳種植合作社的誕生,努爾等貧困戶嘗到了甜頭。他們可以到菌棒廠務工,也可以通過采摘、晾曬黑木耳掙錢。去年夏天,駐村工作隊給他們免費提供黑木耳菌棒和自動化噴灌系統,鼓勵他們在自家庭院里種植黑木耳,由專家提供全程技術服務。
“工作隊給我家送的2000個黑木耳菌棒,長出黑木耳后每周能采摘*。黑木耳在這里一年可種兩茬,由合作社回收,我家純收入1.5萬元。”努爾說。認準了種植黑木耳脫貧致富路的努爾,一有空就往合作社跑。
在離托萬克麥蓋提村菌棒廠不遠處,一座現代化的*扶貧產業孵化園已經建成。孵化園內制棒車間的外墻上,掛著“爭分奪秒產菌棒千方百計幫老鄉”的標語。
在車間里,一堆堆修剪下來的果樹枝條如何變成菌棒。從粉碎樹枝到填裝菌棒,從培養營養液到接種打孔,全是機器流水線作業。
黑木耳菌棒廠廠長陳經生說,原來合作社人工制作菌棒,每天只能制作3000棒,現在每天可以制作2萬棒。這意味著,托萬克麥蓋提村及周邊更多的農民,都可以參與到黑木耳產業中。
托萬克麥蓋提村在當地俗稱“7村”,駐村工作隊將村里自產的黑木耳注冊為“7村黑木耳”,并已獲批有機認證,還成立了合作社,打通銷售渠道。工作隊隊長李科瓊告訴記者,從去年6月至今,托萬克麥蓋提村已生產黑木耳5噸多,而合作社在線上線下接到的訂單達50噸。如今,在工作隊、企業、合作社和農戶的共同努力下,托萬克麥蓋提村黑木耳產業正一步步發展壯大,成為一個重要的脫貧途徑。
相關新聞
-
- 好
-
- 不好
蔬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蔬菜網”(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蔬菜網”(Vegnet.com.cn)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