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花帶刺、筆直的黃瓜能吃嗎?(圖)
蔬菜網 時間:2019/5/10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閱讀數:525 網友評論:3
黃瓜

近日,有電視節目報道頂花帶刺的黃瓜都是打了激素的,筆直的黃瓜都噴了藥?吃了有毒。這是真的嗎?還能愉快地吃黃瓜嗎?
黃瓜頂部的花是如何形成的?
其實,頂花帶刺黃瓜屬于單性結實,是生物學固有特性,不存在安全隱患。黃瓜的花基本上是雌雄同株異花,偶爾也出現兩性花。黃瓜果實為假果,可以不經過授粉、受精而結果,結出頂花帶刺的黃瓜。這是黃瓜的生物學固有特性,不存在安全隱患。不過,現在我們對黃瓜等蔬菜一年四季都有需求。這就導致很多黃瓜其實是在寒冷的冬春季節種植的。冬春季黃瓜栽培種植過程中,由于受低溫、短日照、弱光等影響,黃瓜植株生長勢弱,生長緩慢。黃瓜在低溫、短日照條件下雌花數量多,座果率低,勢必影響黃瓜產量,無法滿足需求。怎么辦呢?科學家發現,如果在開花當天或前*用一定量的氯吡脲藥液涂抹花柄,就能提高座果率、增加產量。后來這種做法就一直沿用下來了。因此,冬春季節生產的頂花帶刺黃瓜,部分是由于黃瓜自然單性結實產生的,也有個別是使用氯吡脲產生的黃瓜單性結實而出現的。
也就是說,頂花帶刺的特征并不能說明黃瓜有沒有打激素,更非傳說中使用“避孕藥”所致。
筆直的黃瓜都噴了藥?
除了說頂花帶刺的黃瓜有毒,節目中還說“筆直的黃瓜都噴了藥,彎的黃瓜才是天然的。”這種說法也完全沒有道理。實際上,無論是直黃瓜還是彎黃瓜,在自然條件下都可以生長。實際上,黃瓜長得直才是一種正常的形狀。但是黃瓜非常嬌氣,它長得彎還是直,跟它的生長環境有很大關系。當環境溫度、光照、水源和土壤肥適宜時,黃瓜的植株生長旺盛,直黃瓜的比例就高。當然,品種也會對此有一點影響。但是,當環境條件變得惡劣時,比如出現低溫、弱光、缺水、養分不足等情況,結出彎黃瓜的比例就會提高。而消費者通常是比較喜歡直黃瓜。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科學家們在漫長的種植過程中發現,如果在黃瓜花上涂上濃度適宜的植物性激素就能改善果實的生長狀況,減少彎黃瓜的比例,提高黃瓜的產量和商品價值。*常用的植物生長調節劑也是氯吡脲。
可以放心吃黃瓜嗎?
氯吡脲到底是什么?氯吡脲是一種常用的植物生長調節劑,在植物中可以發揮類似激素的作用。目前,在美國、日本和我國都有登記使用。氯吡脲能改變內源性的激素水平,讓更多的花結成果,也可以調節黃瓜的生長。使用氯吡脲的黃瓜,讓沒有受精的果實也開始發育,就延緩了花的凋謝;它可以改善黃瓜的生長狀況,減少彎黃瓜的比例。
研究發現,推薦用法用量下,氯吡脲在果實和土壤里的殘留量都很少,不會對健康產生影響。美國環境局(EPA)對氯吡脲的評估也認為,氯吡脲對人和環境都是安全的,合理使用完全可以放心。說到合理使用,很多人就會擔心,萬一“過量”使用呢?其實,農戶過量使用的可能性很低。因為,所有的植物生長調節劑都有很強的自限性。少量使用能促進果實生長,但過量使用不但不能使效果更好,反而會使果實畸形、抑制生長。所以,農戶也不會過量使用,不然就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還有人擔心使用了植物激素的黃瓜會使人性早熟、不孕不育。其實,這完全是杞人憂天。植物生長調節劑只對植物起作用,與動物避孕藥在結構、作用靶標和機理方面完全不同。植物生長調節劑對人和動物不產生作用,就像花粉不會使人懷孕一樣。
總的來說,頂花帶刺的黃瓜并不一定都是用了植物激素的,筆直的黃瓜也不都是噴藥了的,說是避孕藥就更聳人聽聞。合規的植物生長調節劑在安全用量的情況下也是沒有安全問題的,可以放心食用。
相關新聞
- 橫掃水果黃瓜引領高品質口感型水果黃瓜新潮流!
- 菜農積極自救見成效:黃瓜品相好 *采摘200斤...
- 研究揭示南瓜和黃瓜耐鹽性差異的分子機制(圖)
- 江山代有“良品”出丨挖掘品牌黃瓜背后的模式...
- AI種完黃瓜種番茄 騰訊聯辦國際智慧溫室種植大賽
- 河南周口:黃瓜帶富梅橋村
新聞關鍵字: 黃瓜
-
- 好
-
- 不好
蔬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蔬菜網”(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蔬菜網”(Vegnet.com.cn)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