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書記”的故事你知道嗎?
蔬菜網 時間:2019/5/12 來源:館陶縣人民政府 閱讀數:415 網友評論:1
山東省壽光市孫家集街道三元朱村,2018年村民人均收入超過3萬元。這個村子咋這么好?靠啥致富的?
靠種菜!
種菜的多了,為啥他們種菜就富了?因為有個“蔬菜書記”!
“蔬菜書記”是誰?是啥個樣子?
他就是王樂義。
一副擔子,挑了多少年?41年。
一個崗位,奮戰多少年?57年。
他帶領鄉親們咋干的?
約法三章:干部作風、廉潔紀律、村莊規劃。
合理規劃:東嶺蘋果西嶺桃、南嶺山楂帶葡萄。
黨支部帶頭,春夏苦干。三年變成“花果山”。
這只是*步……
“蔬菜書記”有啥妙招?
搞冬暖式大棚,攻克多道難關:找師傅,他去瓦房店三顧茅廬;沒人干,全村17個黨員干部帶頭干;沒有錢,自籌不足的部分他出面貸款;建大棚難,拉鋼絲的緊線機,縣郵電局有,人家不用時他去借,要用時趕緊還回去。
就這樣,硬是在1989年8月挖地建棚,當年收獲。
一棚子綠生生的黃瓜,一斤賣到10元。
17個大棚干部個個都成了致富帶頭人。
“蔬菜書記”為何能讓鄉村實現巨變?
王樂義書記并不是一個人在戰斗,“在我的身邊,有一個戰斗的群體。”王樂義說。
“蔬菜書記”王樂義和伙伴們攻堅克難的故事還有很多……
相關新聞
-
- 好
-
- 不好
蔬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蔬菜網”(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蔬菜網”(Vegnet.com.cn)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