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科技智能蔬菜大棚有“錢”途(圖)
蔬菜網 時間:2018/1/26 來源:新華網 閱讀數:424
一個大棚里生長著24個不同種類的茄子,*個的茄子達到3斤,一株菜苗能產30多顆果實,一畝地一季可產近4萬斤蔬菜……位于巴彥淖爾市五原縣隆興昌鎮榮譽村的農業園區內,茄子、辣椒、黃瓜、西紅柿等蔬菜,在溫室大棚里 “瘋狂”生長,為種植戶帶來可觀的收入。
15日上午,一輛滿載蔬菜包裝箱的貨車開到鋤禾農牧科技有限公司農業園區的地頭,裝滿當天采摘下來的近5萬斤新鮮蔬菜后運走。
產自這里的茄子,市場零售價約3元塊錢1斤,稀有的龍椒則能賣到7元塊錢1斤。上市兩個月來,這些蔬菜銷往銀川、包頭、呼和浩特等地,供不應求。本季的蔬菜,將持續產到5月份。
占地1500畝的農業園區一期項目,建設有高科技智能溫室36000平方米,集中展示數次高科技種植模式。園區共有高標準日光溫室130棟,目前種植蔬菜20余種。正是因為科技智慧助力,大棚內的蔬菜才能如此“任性生長”。高標準日光溫室跨度達到14米,*點離種植面達6米,溫室內部空間和棚膜表面積加大,一斜一立式半地下室構造,增加了溫室的熱容量。在冬季-2℃的條件下,溫室內早晨溫度仍能保持在10℃以上,極大地改善了當地溫室的越冬能力,實現增產增收。
為了讓一方植物適宜一方水土,農業園區開展蔬菜本土集約化育苗,探索各類作物高產優質栽培模式。負責人呂世文介紹,河套地區年光照3300多個小時,對于本土育苗有著天然優勢。園區采用集約化穴盤基質育苗方式,每年可提供優質種苗1500萬株,實現新建溫室當年種植、當年見效。一個3.5畝的溫室大棚,可實現年產值20多萬元。
目前,園區內的130棟溫室,一半由當地農戶承包種植,一半被農戶購買。園區的技術人員無償為農戶進行技術指導,同時提供低于市場價的優質生產資料,采取統一種植品種、統一供應農資、統一技術規程、統一檢驗產品、統一采摘分級、統一包裝銷售的“六統一”管理方式,農戶生產的蔬菜全部由鋤禾農牧科技有限公司包銷。
隨著園區后續建設的不斷完善,呂世文表示,未來將吸引大批流轉土地農戶、返鄉創業大學生和*扶貧戶進行蔬菜種植,讓更多的人成為新型現代職業農民。隨著產業鏈不斷延伸,園區還將帶動農機農資業、物流運輸業、餐飲住宿業、旅游觀光業等產業融合發展,推動農業全面升級,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
相關新聞
- 凱里市擬建萬畝蔬菜基地(圖)
- 聊城馮官屯:“王老三”蔬菜銷京城(圖)
- 新疆吉木薩爾縣泉子街鎮窖儲蔬菜保新鮮 增產...
- 哈密市巴里坤:合作社蔬菜喜獲豐收(圖)
- 把握時間差 陽泉禪房村冷涼蔬菜有賺頭(圖)
- 西北冷涼蔬菜36小時送上東南沿海食客餐桌(圖)
新聞關鍵字: 蔬菜
-
- 好
(0)
-
- 不好
(0)
蔬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蔬菜網”(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蔬菜網”(Vegnet.com.cn)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