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業科技引領農業高質量發展
蔬菜網 時間:2018/2/8 來源:金融時報 閱讀數:485 網友評論:2
*新發布的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實施質量興農戰略,推動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種苗的繁育推是推進農業綠色生態、提質增效的關鍵步驟。依靠全國*蔬菜集散中心的優勢,壽光種苗的研發、推廣已初具規模,并形成了一定的發展思路。
據相關數據對壽光市蔬菜種業發展情況進行了描述,并進一步探討了政府、金融機構等社會力量在農業“高質量發展”中的作用。“在有些人看來,農業已走到盡頭,沒什么新意可以挖掘了;但在我看來,農業發展其實才剛剛開始。”這是山東濰坊壽光市旺林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齊炳林眼中的未來農業。
在2017年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高質量發展”被反復提及,其要求,推進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推進基礎性關鍵領域改革取得新的突破。農業領域也需要“高質量發展”和“新的突破”。2017年的中央一號文件詳細闡述了“強化科技創新驅動,引領現代農業加快發展”,而其中對于經濟作物的科技研發,又是與公眾息息相關的內容。
壽光市擁有全國*的蔬菜集散中心,因為擁有這樣的優勢,壽光菜農在生產種植中不斷引進各種新品種、產品和技術,一直走在農業的*前沿。也因此,育苗、育種逐步從蔬菜種植產業中分離出來。這一蔬菜種植中細分的“開端”,首先在壽光民間形成了單獨的產業模式。在蔬菜種苗產業形成一定影響后,當地金融機構的力量逐步介入,進行短期資金幫扶;當地政府也先后出臺文件,以創新政策提升蔬菜種業的科技創新能力、企業競爭能力、供種保障能力和市場監督能力。
產業化育苗為農戶帶來實惠
走進七彩莊園現代農業產業園的大棚,映入眼簾的是,十幾個人有的在配置培養土,有的在放置種子和珍珠鹽,有的在進行嫁接育苗;而其身后,是一大片剛剛發芽的蔬菜小苗。
七彩莊園現代農業產業園是由壽光蔬菜產業控股集團打造的占地3000畝,集“育繁推”于一體的園區。該集團2011年開始涉足蔬菜種業研發和幼苗培育市場,收購了荷蘭亞細亞種業公司;2013年設立中荷種業研發中心,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加快建設“種子硅谷”,從根本上提升了壽光蔬菜種業的核心競爭力。
育苗之所以能從一道工序演變成當地一項產業,不僅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需要,也確確實實為下游農戶帶來了更高的經濟效益。
企業銷售人員告訴記者,如今壽光市絕大多數的蔬菜種植戶都選擇幼苗種植來替代種子。從實踐效果看,經過專業育苗企業培育的幼苗,可以帶來高出一倍以上的產量,并且兼具健康綠色、口感佳、便于運輸等優勢。同時,園區內進行育苗的熟練工多為附近農戶,當地農戶多具備*基本的育苗技術,無需太多額外培訓即可上手,這也為農戶在農閑時節帶來了穩定而可觀的收入。
縣域金融助力科技能人返鄉育種
齊炳林是壽光市名人,這不僅是因為他作為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生物技術碩士研究生愿意回鄉自主創業,更重要的是,他對于農業尤其是種苗產業的鉆研程度以及對于未來農業發展趨勢的獨到眼光。
2009年研究生畢業后,齊炳林放棄大城市的工作機會,選擇回鄉創業,成立了旺林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不僅是因為看好當時家鄉的種苗產業市場”,他說,“更重要的是,我認為,搞農業技術,在寫字樓、實驗室中是不行的,要在實踐中觀察。”
齊炳林首先涉足的是幼苗培育產業。在積累了足夠資金,并對市場中的蔬菜種苗有了深入了解和研究后,他開始嘗試進行種苗研發工作。由于種苗研發所需檢測等設備的*性投入非常高,私人企業很難負擔,齊炳林選擇了與科研院所合作的方式進行種苗研發。
企業的優勢在于能夠直接對接市場。因此,旺林農業負責提供市場所需種苗特征和符合研發要求的種苗母本,科研院所依此申請項目,以此將政府、科研機構和市場資源有機結合。在研發過程中,旺林農業為科研機構提供實驗所需場地等資源。“研發階段結束后的種苗試驗工作主要由我們來完成。”齊炳林一邊介紹,一邊掀開一個種苗試驗大棚的簾子,“我們通過調節不同溫度、濕度、種植間隔等,來適應主要潛在客戶的種植習慣和種植條件,測試種苗的產出水平。”
旺林農業同科研院所資源對接發揮各自優勢,離不開縣域金融力量的支持。齊炳林告訴記者,“今年我們還在農行壽光分行以大棚做抵押貸了100萬元,用來補充支付種苗母本。”如今,旺林農業研發的種子以及其所產蔬菜已銷往全國各地,還承擔了部分大城市周邊農場的定制化蔬菜種植的種苗供給。
多維扶持政策推動可持續發展
壽光種業得以持續發展,政府扶持的作用不可小覷。
據壽光市金融辦主任張宏雨介紹,壽光市政府為地方種業發展提供了良好土壤。2017年2月,壽光市政府發布文件《關于進一步扶持蔬菜種業發展政策》(以下簡稱《政策》),結合新《種子法》相關要求,為進一步推進蔬菜種業發展,加快國家現代蔬菜種業創新創業基地建設,提升蔬菜種業的科技創新能力、企業競爭能力、供種保障能力和市場監管能力,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
對于種苗繁育及加工企業,《政策》給予了土地、設備等生產資料方面的幫扶,尤其對于入選國家骨干種業企業以及濰坊市級以上標準化、育繁推一體化種業生產基地的,進行*性20萬至50萬元的補貼獎勵,以推動地方種苗生產、加工,從民間的零散化逐步走向規?;a槍ρ邪l這一工序,《政策》重點關注隊伍建設和種質資源庫的建設運營——當地政府支持蔬菜種業科研機構通過兼職、掛職、簽訂合同等方式,開展人才合作交流和商業化育種工作。同時,積極推動當地種業的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建設工作。另外,《政策》也將推進蔬菜種子質量和健康檢測中心建設以及財政補貼開展蔬菜種子、種苗質量檢驗和健康檢測方面的工作。
從民間力量到政府支持,壽光一直在探索農業特別是蔬菜種植產業的現代化種植方法。通過多方努力,壽光市正在走上一條將種苗生產、研發作為突破口,改善地方產業結構、人才需求、農戶收入的農業“高質量發展”道路。
相關新聞
- 院士專家建言打造中國南方“種業硅谷”
- 中央財經:做好種業對口幫扶助力脫貧攻堅
- 隆平高科:種業整合加速 龍頭種企順勢而為
- 世界種業深刻變革 誰能扛起中國“種業強國夢...
- 勇當民族種業排頭兵
- 中國種業突破重圍靠什么
新聞關鍵字: 種業
-
- 好
-
- 不好
蔬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蔬菜網”(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蔬菜網”(Vegnet.com.cn)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