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義烏明思路抓重點促進“菜籃子”提檔升級
蔬菜網 時間:2018/2/9 來源:金華政府網 閱讀數:444
為有效解決無證照經營,經營秩序混亂,農殘檢測不到位,垃圾遍地,污水橫流等農貿市場普遍存在的硬件基礎設施差和管理規范不到位的問題,2017年以來,義烏市場監管局緊扣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以目標為導向,以問題為指引,主動協調,攻堅克難,砥礪奮進,全力以赴做好了“*接地氣”農貿市場改造提升工作,工作成效顯著。
一是規劃引領,高標準開展規范整治。為了規范農貿市場經營秩序,徹底改變農貿市場臟亂差的局面,該市出臺《2017年集貿市場規范整治行動計劃》,將需規范整治的103家農貿市場劃分成7類,編制《項目清單》,分類分項目明確農貿市場改造提升的“作戰圖”、“路線表”和“責任人”,實行菜單式項目*管理,更將農貿市場規范整治工作納入鎮街年度考核考績中,組織開展農貿市場規范整治“百日攻堅”競賽,每月考核,獎優罰劣,有效促進農貿市場規范整治各項工作的全面落地。
二是*對接,推動農貿市場換新顏。對43個項目進行梳理摸排,確定了其中13個項目作為入市重點項目優先推進,其他項目同步推進。市場監管局召集13個項目的相關負責人參加專題工作會議,對重點入市項目進行一對一*指導,并開展現場辦公,開辟綠色通道,盡*可能壓縮手續辦理時間。2017年,全市共有26個原拆原建或易地新建的農貿市場項目開工,11個農貿市場完成內部改造,20個農貿市場完成臨時便民菜市場改造,10個農貿市場完成功能轉換,14個農貿市場拆除,超額完成年度工作目標。
三是創新模式,建設管理因地制宜。為了解決村居(社區)舉辦農貿市場資金缺乏、管理混亂等問題,通過前期調研,市場監管局創新提出“全額投資、合作建設、定向租賃、委托管理、兜底托管”五種建設管理模式。充分發揮信用監管、智慧監管作用,2017年共創建環境衛生、管理規范、文明經營、食品安全、消費放心的省級放心農貿市場5家,省星級文明規范市場3家,延續1家。同時依托現代信息技術,開展“智慧菜市場”試點,在試點菜市場內全面開通智能卡和第三方支付,配備溯源秤,實現食品安全可溯源。
相關新聞
- 凱里市擬建萬畝蔬菜基地(圖)
- 聊城馮官屯:“王老三”蔬菜銷京城(圖)
- 新疆吉木薩爾縣泉子街鎮窖儲蔬菜保新鮮 增產...
- 哈密市巴里坤:合作社蔬菜喜獲豐收(圖)
- 把握時間差 陽泉禪房村冷涼蔬菜有賺頭(圖)
- 西北冷涼蔬菜36小時送上東南沿海食客餐桌(圖)
新聞關鍵字: 蔬菜
-
- 好
-
- 不好
蔬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蔬菜網”(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蔬菜網”(Vegnet.com.cn)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