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橫彭向有機蔬菜專業村目標進發
蔬菜網 時間:2018/2/9 來源:第一產業網 閱讀數:413
“我們村幾乎沒有村集體經濟收入,又因為地處偏遠山區,交通不便,大多數青壯年都選擇外出打工或者經商,謀求更好的發展。而留在村里的老人因為沒啥手藝就守著自家的一畝三分田種植農作物自給自足,*早的時候大家都是以種植稻谷為主,后來在村兩委的帶頭下種起了烏牛早,擴大了番薯的種植面積,村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是還遠遠不夠。”縣人大代表、巽宅鎮橫彭村村委會主任章勝利認為,光靠傳統的農產品生產模式并不能為村子帶來“新生機”,只有通過發展現代農業才能更有效地壯大村集體經濟。
引種烏牛早提高村民收入
橫彭村是一個擁有近千人的偏遠山村,從巽宅鎮政府前往橫彭村村民中心還要經過長達30分鐘的車程,因為地處偏遠,交通不便,與普通山區村居一樣,絕大部分擁有勞動力的青壯年選擇外出謀求生計,村內只剩下留守老人和兒童,全村常住人口不足一半。
“村里的傳統農作物是稻谷和番薯,稻谷拿來賣錢,番薯則制作成番薯干自己吃,為了幫助村增收,我們就嘗試著引種烏牛早,由村兩委成員帶頭引種20畝進行試驗,如果試種成功就帶動更多村民種植。”章勝利那時候還不是村委會主任,但已經是村兩委的成員之一,他帶頭買來烏牛早樹苗開始種茶。
經過一年的試種,*批樹苗成功存活并且長勢良好,這激發了村民們種植烏牛早的熱情,“從產值上講,烏牛早比稻谷畝產要高兩倍以上,從成本上講烏牛早比稻谷的施肥成本要低三分之一,在人工方面烏牛早還要省一些,許多村民都愿意種植。”章勝利將烏牛早和稻谷進行了簡單的對比,一畝稻谷產值約2000元,而一畝烏牛早的產量在4000元,再加上烏牛早種植成本的優勢,烏牛早的種植面積從當初的20畝增加到現在的80畝,原先家里種植3畝稻谷的村民改種烏牛早,直接從“千元戶”晉升為“萬元戶”,這對農村來說已經是一筆不菲的收入。
計劃建設百畝有機蔬菜園
發展傳統農耕經濟只能解決溫飽問題,如何更好地壯大村集體經濟,為全村帶來可持續發展,帶動村民創富增收成為了橫彭村村兩委的當務之急。
而章勝利的心中早已有了計劃,“在村子的東邊有一塊近100畝的閑置土地,我想通過土地流轉的方式開辟一塊百畝有機蔬菜園,現在市場上真正銷售的有機蔬菜十分少,而對有機蔬菜的需求又非常大,市場上針對有機蔬菜的監管也是非常有限。”章勝利計劃嚴把有機蔬菜質量關,通過向機關食堂、企業食堂直接銷售的方式,銷售生產出來的有機蔬菜。
章勝利告訴記者,縣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把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放在突出位置,加快引進“名優特新”品種,打造精品水果、花卉、中藥材等特色休閑農業基地30個以上。橫彭村山地資源豐富,發展有機蔬菜園優勢明顯。接下來正逢春節假期,村里會迎來大量的返鄉村民,希望能在春節期間完成百畝有機蔬菜園的土地流轉工作,流轉完成后成立一個專業農村合作社用于有機蔬菜園的生產和營銷。
“有機蔬菜園的投資不是很大,但是產值十分可觀,我們*期準備先發動村民通過入股的方式籌資50萬元,建設百畝有機蔬菜園,預計一畝有機蔬菜年產值1萬元左右,百畝園就是100萬元的產值。一旦成功并形成穩定銷路將會帶動其他村民一起種植。”按照章勝利的打算,橫彭村計劃打造有機蔬菜專業村,定位偏向高端,走一條精品有機蔬菜的線路。
相關新聞
- 凱里市擬建萬畝蔬菜基地(圖)
- 聊城馮官屯:“王老三”蔬菜銷京城(圖)
- 新疆吉木薩爾縣泉子街鎮窖儲蔬菜保新鮮 增產...
- 哈密市巴里坤:合作社蔬菜喜獲豐收(圖)
- 把握時間差 陽泉禪房村冷涼蔬菜有賺頭(圖)
- 西北冷涼蔬菜36小時送上東南沿海食客餐桌(圖)
新聞關鍵字: 蔬菜
-
- 好
-
- 不好
蔬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蔬菜網”(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蔬菜網”(Vegnet.com.cn)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