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張家口蔬菜銷量和產值同步增長
蔬菜網 時間:2018/3/2 來源:河北省人民政府網站 閱讀數:411 網友評論:3
2017年全市蔬菜銷售行情優于2016年, 總體形勢平穩。共銷售蔬菜535.34萬噸, 同比增加6.90萬噸, 增長1.31%; 累計實現銷售收入82.37億元, 同比增加3.29億元,增長4.15%;蔬菜銷售加權平均價格1.54元/公斤,同比增加0.04元/公斤, 增幅為2.81%; 全市蔬菜總產值87.83億元,同比增長3.04%。
品種和產品更加適銷對路。全市蔬菜種植種類達40多類,架豆、青椒 (含彩椒)、西蘭花、菜花、黃瓜、生菜6類蔬菜適銷性強,行情較好,種植規模達54.24萬畝, 占全部蔬菜種植面積的35.06%;銷售收入達36.67億元,占全部蔬菜銷售收入的44.51%,市場導向對品種結構優化的引領作用更加突顯。各級農業部門指導各類生產主體積極圍繞市場需求,通過合理應用錯期播種、設施栽培、 “三膜覆蓋”技術等一系列措施,使蔬菜集中上市時間可在510月份內根據市場價格有選擇性的變化,針對性的集中供應能力進一步增強,帶動農民應用新技術的積極性不斷增加。
促銷方式更加多元。經過精心組織,11個生產主體參加了京津冀蔬菜產銷對接大會、 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韓國首爾國際食品產業大展等國內外農產品展會,為我市蔬菜進一步融入國內外市場、提升知名度和影響力創造了條件。崇禮富京、宣化精科等企業依托自有設施基地,通過與高端蔬菜消費群體簽訂配送合同,積極開展會員制訂單銷售業務,拓寬了銷售渠道。全市蔬菜與京津產銷地市場的對接力度進一步加大,11個縣的20個蔬菜園被評為供京津蔬菜示范園,農超、農校、農企等產銷合作進一步加強,在京津市場的占有率進一步提升,全年供應京津市場的蔬菜達270萬噸。
品質提升成效更加明顯。各級農業部門將蔬菜品質改善作為提升市場競爭力的核心,不斷加大綠色高效集成技術的示范推廣力度, 全市生態防控應用面積達到38.7萬畝,其中應用防蟲網12.3萬畝、粘蟲板15.6萬畝、性誘劑8.5萬畝、殺蟲燈2.3萬畝;微生物菌劑和生物有機肥推廣面積達到62萬畝。全市蔬菜類產品無公害、綠色、有機基地認定面積分別達到75.9萬畝、1.6萬畝、0.5萬畝,總面積達到78萬畝, 認證產品數量分別達到127個、53個、48個,總計達228個。3個蔬菜出口企業進行了HACCP、GAP等國際產品及質量體系認證,認證品種涉及生菜、西蘭花等蔬菜。
產業鏈條更加趨于完整。產加銷緊密結合、產加銷一體化成為產業發展的新動能,產業發展重心進一步由產中向產前服務和產后加工、銷售延伸 。全市市級以上蔬菜龍頭企業達68家,其中30家從事蔬菜加工,年加工能力85萬噸, 年加工量達65.5萬噸。 萬全亞雄公司的辣椒醬加工、崇禮鈺琪合作社的彩椒速凍等一批蔬菜加工企業風生水起,有力地帶動了周邊蔬菜的生產銷售,全年出口蔬菜量15.66萬噸,創匯6717.96萬美元。沽源三源食品有限公司實施了國際標準農產品生產示范基地建設項目,西蘭花、生菜等相關出口產品國際競爭力進一步提升。
信息服務和運銷保障持續增強。市農業信息中心進一步完善了全市蔬菜產銷信息平臺,產地、銷地價格信息采集點發展到78家, 蔬菜產銷價格實現了每天采集每天發布,全年共發布相關產銷信息100萬余條次,為蔬菜產銷雙方提供了大量及時、有效的信息。同時,為萬家樂、潤農、立康園等蔬菜園區建設了物聯網應用示范點,精選崇河、萬家樂等生產基地入駐 “智農寶”電子商務平臺,為張北、崇禮等8個縣區的50多個蔬菜重點種植村配備了雙向視頻診斷系統和遠程教育信息服務終端。參與京張承三地蔬菜產銷信息會商3次,推動這一機制成為京張蔬菜產銷信息分析和區域共享的制度性平臺。在全市繼續實施蔬菜運銷 “綠色通道”政策,加強部門間的溝通協調,為蔬菜運輸、外銷創造了良好環境。
相關新聞
- 凱里市擬建萬畝蔬菜基地(圖)
- 聊城馮官屯:“王老三”蔬菜銷京城(圖)
- 新疆吉木薩爾縣泉子街鎮窖儲蔬菜保新鮮 增產...
- 哈密市巴里坤:合作社蔬菜喜獲豐收(圖)
- 把握時間差 陽泉禪房村冷涼蔬菜有賺頭(圖)
- 西北冷涼蔬菜36小時送上東南沿海食客餐桌(圖)
新聞關鍵字: 蔬菜
-
- 好
-
- 不好
蔬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蔬菜網”(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蔬菜網”(Vegnet.com.cn)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