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充:她從新加坡回西充當菜農(圖)
蔬菜網 時間:2018/4/20 來源:四川新聞網 閱讀數:657 網友評論:1
蔬菜

她是一名母親,在37歲時毅然舍棄愜意的生活從新加坡回國,回到她的故鄉西充縣,踏踏實實做起了菜農,只為給女兒一個干凈健康的菜園子。
她是一名新農人,為了讓更多普通家庭吃得起健康食材,五年來辛勤耕耘,種植的果蔬產品越來越受到市場青睞,深圳等一線城市的客戶紛紛選擇她的農場作為自家廚房的“菜籃子”。
她是一名政協委員,積極參政議政,為西充有機農業發展建言獻策。同時,積極幫助貧困戶就業和想方設法帶動鄉親致富。
她的名字叫王春燕。
從新加坡回到西充幸福嶺
王春燕種菜的地方叫幸福嶺,位于西充縣宏橋鄉青龍嘴村。
走進幸福嶺,大自然的清新氣息撲面而來,鳥兒清脆悅耳的吟唱在耳畔環繞。地里,種植著生菜、韭菜、菠菜等各類果蔬。“我流轉了460畝土地,現階段種植有50多種瓜果蔬菜,夏季時會有80至90種。”站在菜園里,王春燕的目光溫和地掠過蔬菜,自信地說,“我的目標是要讓客人通過我們自主研發的APP,隨時有40種以上的生鮮蔬菜可選。我的菜園不允許出現枯菜季。”
回想起從一個不懂有機種養的門外漢,到蛻變為一位地道專業的新農人的歷程,其間雖諸多艱辛,但王春燕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沒有什么比讓年幼可愛的女兒吃上健康食材更令我值得為之去奮斗的事。”
王春燕從小生活在西充一個四面環山的小山村。長大后,她走出山村,四處漂泊。憑著山村人不怕苦的精神,她贏得了一個又一個機遇。后來,又去到了新加坡發展。
是女兒的降生讓她關注起食品安全。“跟天下所有母親一樣,我只想把所有*的東西給予女兒。”王春燕說,她每到周末都會去超市采購果蔬,然而不管買多貴的食材回來,都覺得買回的是一個問號和一份憂心。“加上這些年每次去醫院,我都發現醫院里總是人山人海,在化驗科更是一個凄慘的世界,很多人在這里拿到了‘死刑判決書’,其中不乏年輕人。”她說,這些都深深地刺痛著她,讓她越加懷念兒時沒有農藥化肥時,記憶中那香甜的蔬果的味道。
于是,王春燕舍棄新加坡悠閑愜意的生活,越過千山萬水回到了西充老家。“為了打造一個干凈的菜園子,我那時什么都可以舍棄。”回國后,她注冊了西充縣聯端農副產品有限責任公司,專做售賣西充健康食材的農產品電商平臺。后來,她又尋找到土壤質量上乘的“幸福嶺”,流轉土地建起了農業基地,注冊了西充縣宏福農業有限責任公司,聯合一群志同道合的有識之人,以及臺灣蔬菜專家,著手種植有機果蔬。
相關新聞
- 許成軍:蔬菜大棚“種”出脫貧路
- 湖南衡陽脫貧之星劉華付:蔬菜大棚“種”出新...
- 廈門職業農民郭防:綠色蔬菜種出火紅好日子
- 劉貴興:蔬菜大棚里的脫貧夢
- 湖北“回鄉能人”變蔬菜專家帶動全村脫貧
- 蔣力偉:做大合作社 念好“蔬菜經”
新聞關鍵字: 蔬菜
-
- 好
-
- 不好
蔬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蔬菜網”(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蔬菜網”(Vegnet.com.cn)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