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殘聯第二批駐村干部種蔬菜*扶貧
蔬菜網 時間:2018/4/25 來源:多彩貴州網 閱讀數:472 網友評論:2
4月20日是省殘聯第二批駐村干部在鎮遠縣江古鎮大嶺、水嶺駐村滿一年的日子。一年后,這兩個村的變化如何?4月19日,記者前往大嶺村采訪。在大嶺村種養殖扶貧專業合作社辦公室,我們見到了在正等候的省殘聯駐村干部莫正祥、張天文和村民們。
來到蔬菜大棚里,西紅柿、辣椒,四季豆剛剛出苗,長勢喜人。莫正祥告訴記者,由村黨支部牽頭組建的大嶺種養殖合作社,利用“黨支部+合作社+貧困戶”發展模式,采取“統一土地流轉、統一育苗、統一栽培、統一銷售”的理念,根據市場需求發展訂單式蔬菜種植,帶動貧困戶增收。
53歲的莫正祥2017年4月20日來到大嶺駐村,他的妻子工作很忙,基本顧不了家,莫正祥去駐村,也就意味著這個家沒了“主心骨”,可當接到省殘聯黨組的安排通知后的第三天他就到達了大嶺村。
大嶺有35個村民組,731戶3045人,其中貧困戶190戶646人。通過召開“壩壩會”和走訪貧困戶,莫正祥了解到村里土地撂荒多,但水資源豐富,氣候條件適合蔬菜種植,隨后莫正祥和村支部商定搞大棚蔬菜基地。說干就干,到省里籌資金,與貧困戶談入股、土地流轉……兩個月的時間,75萬元幫扶資金到位,占地30畝的40個蔬菜大棚建起來了。
大嶺村的大棚蔬菜基地
有了基地還需要懂管理的人。在莫正祥的勸說下,在貴陽經商的當地人彭權回到村里,帶領村民們發展蔬菜種植。2017年蔬菜基地種植的辣椒、豇豆、茄子、白菜等蔬菜產銷兩旺,僅僅一季的產值達到16萬元,輻射帶動120戶農戶,其中32戶是貧困戶,基地還安置了14名貧困戶在此長期務工,每人月收入2千元。幾個月的時間,30戶量化資金保底戶去年底就拿到了分紅。
蔬菜種植發展起來了,蔬菜的銷路卻成了難題。為解決這一難題,莫正祥主動與鎮遠縣蔡醬坊公司聯系,經過多次磋商,雙方*終達成了對大嶺種植的200畝蔬菜進行保底收購的協議。
相關新聞
- 凱里市擬建萬畝蔬菜基地(圖)
- 聊城馮官屯:“王老三”蔬菜銷京城(圖)
- 新疆吉木薩爾縣泉子街鎮窖儲蔬菜保新鮮 增產...
- 哈密市巴里坤:合作社蔬菜喜獲豐收(圖)
- 把握時間差 陽泉禪房村冷涼蔬菜有賺頭(圖)
- 西北冷涼蔬菜36小時送上東南沿海食客餐桌(圖)
新聞關鍵字: 蔬菜
-
- 好
-
- 不好
蔬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蔬菜網”(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蔬菜網”(Vegnet.com.cn)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