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蔬菜小產業成就脫貧大夢想
蔬菜網 時間:2018/4/25 來源:綿陽市扶貧移民局 閱讀數:480
今年48歲的王平,家里一共6口人。2011年,在外務工的他得了嚴重的胃潰瘍,為了保住生命,只能將胃大部分切除,從此無法再干重活,兩個老人身體不好,孩子又還小,生活重擔全都壓在了妻子一人身上。家里的負擔也越來越重,2014年初他家被村里納入了建檔立卡貧困戶。
2015年,在村干部的協調下,他承包了村里4畝田地,開始種植蔬菜。這不僅讓他擺脫了困境,還走上了致富之路。
在離王平家不遠的地方,8個蔬菜大棚“一”字排開,蔚為壯觀。水果黃瓜、無筋四季豆、青椒、西紅柿……大棚里,綠油油的蔬菜幼苗長勢喜人。“這些蔬菜苗剛剛才栽下沒幾天,馬虎不得,每天我都要來看好幾次。”王平說,家里原本就有3畝地,但種的是傳統農作物,每年收入只有2千到3千元,“現在全部改種蔬菜,收入比以前翻了番。”
說起現在的好日子,王平一臉的幸福。“去年光蔬菜收入就有5萬多元,以前都沒想過。”據王平介紹,他除了種蔬菜,還種了4畝多的桑樹,每年的蠶桑收入也有近2萬元。“去年我們家共收入了近8萬元。”
在王平家的大門口,一對寫有“百年好合”的春聯告訴著人們,這里剛剛辦過喜事。院子里,一摞摞黑色裝菜的塑料筐子整齊的碼放在墻邊。兩層住家小樓外墻的白色瓷磚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一樓的客廳里,電視機、冰箱、飲水機上還貼著嶄新的大紅“囍”字。“春節前,我家大女兒剛剛出嫁。”王平開心地說。
“我能有現在的生活,還全靠區上、鎮上、村上的干部們。他們不僅在生活上對我們照顧,而且還找來技術人員對蔬菜種植進行指導。”說起全心幫助自己的干部,王平充滿感激。
“王平很能干,也舍得吃苦。”白果林村村委會主任謝啟興介紹說,為了能讓新鮮的蔬菜賣個好價錢,少去中間環節,他經常頭天下午就將蔬菜采摘完畢,次日一大早便將蔬菜送到蔬菜批發市場,一般要中午左右才能賣完回家。“自從他承包了土地后,不僅沒讓地閑置,人也沒有閑著。常常是收割完一季蔬菜后,又種下另一季蔬菜,一年四季都在忙碌。”
“今年我還打算承包20畝山林,準備種果樹。”王平說,對于未來,他充滿希望,“有干部們的關心和幫助,讓我致富底氣更足、干勁更大。”
據了解,金峰鎮通過整合各類政策、爭取區上部門項目資金和發動轄區農業龍頭企業,采用“產業幫扶一批、項目帶動一批、就業幫扶一批、政策兜底一批”等作法,分類施策對全鎮99戶188人貧困對象*扶貧,截至目前,該鎮94戶178人貧困對象基本脫貧。
相關新聞
- 許成軍:蔬菜大棚“種”出脫貧路
- 湖南衡陽脫貧之星劉華付:蔬菜大棚“種”出新...
- 廈門職業農民郭防:綠色蔬菜種出火紅好日子
- 劉貴興:蔬菜大棚里的脫貧夢
- 湖北“回鄉能人”變蔬菜專家帶動全村脫貧
- 蔣力偉:做大合作社 念好“蔬菜經”
新聞關鍵字: 蔬菜
-
- 好
-
- 不好
蔬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蔬菜網”(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蔬菜網”(Vegnet.com.cn)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