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明:規模種蔬菜 種出脫貧路
蔬菜網 時間:2018/4/27 來源:中國財經觀察網 閱讀數:526 網友評論:13
農月無閑人,傾家事南畝。當前正是農忙季節,記者跟隨扶貧干部一起走訪厚壩鎮石龍村,鄉間田野處處可見農民耕種的繁忙景象。趁著天氣晴朗,13組貧困戶祁明正用微耕機在屋后的田里翻田碎土。
48歲的祁明曾經和妻子在外地打工,祁明憑著好手藝在浙江開機床,夫妻倆年收入有10萬元左右。兩人憧憬著美好未來,等兩個女兒長大,負擔輕了就能過上好日子,卻不想突然遭遇了不幸。
2013年祁明突發半邊偏癱,失去勞動能力,他四處求醫花光了多年積蓄的30多萬元。經過兩年多治療,在妻子的悉心照料下,祁明逐漸恢復了部分勞動力。
“現在我的手指關節趕不上原來靈活,體力也趕不上原來有勁,不能再開機床就只能另謀出路。”看到記者來訪,這個樸實的中年漢子停下手中的活,談起他回鄉種地的經過。祁明說,他當初拖著半癱的身體在走投無路時回到老家,正是冬去春來萬物復蘇的時節,然而一眼望到盡頭,到處都是撂荒地,與春色顯得格格不入。心想,憑著莊稼人的勤勞肯干的精神,把這些撂荒地利用起來,也不失一條好的出路。
2015年,祁明和妻子一起齊心協力把老家周圍的15畝閑田荒地開墾出來,種上蔬菜瓜果。此時,屋前的幾塊良田里,郁郁蔥蔥的瓢兒菜、小白菜和四季蔥長得正旺;而另一塊田地里,苦瓜苗正從藤架下的土地里冒出嫩芽,迎著春日陽光茁壯成長。
“我能有今天的成績,多虧了幫扶干部的熱心幫扶和精心謀劃。”祁明說,這期間,扶貧干部多次到家中走訪調查,摸清他的致貧原因,為他家出謀劃策,提供產業扶貧項目和政策,同時還幫助他修建了60平方米的房子,報銷了部分藥費,幫助他的小女兒享受到扶貧助學金。
順著祁明的指引,記者看到不遠處,一棟黑瓦白墻的新房矗立在通往集鎮的公路旁。“目前新房已經基本完工,只等*后裝修完成后就能搬進新家。新房離公路近,賣菜運輸方便,我有信心靠自己的辛勤勞動脫貧致富。”祁明說,在農技人員的技術指導下,他的菜地以種植苦瓜為主,也有少量時令蔬菜。經過兩年的誠信經營,他在開州大市場有了穩定的銷售渠道。
正所謂“及時種得苗青活,便覺秋風飯粒香。”厚壩鎮專職副書記袁曉玲決定把祁明的事跡在全鎮進行推廣,希望全鎮的貧困戶都向他學習,學習他自力更生、不等不靠的精神,依靠自己勤勞的雙手脫貧致富。“輸血”不如“造血”,先在精神上脫貧,擯棄“等靠要”的惰性思想,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才能真正在物質上脫貧。
相關新聞
- 許成軍:蔬菜大棚“種”出脫貧路
- 湖南衡陽脫貧之星劉華付:蔬菜大棚“種”出新...
- 廈門職業農民郭防:綠色蔬菜種出火紅好日子
- 劉貴興:蔬菜大棚里的脫貧夢
- 湖北“回鄉能人”變蔬菜專家帶動全村脫貧
- 蔣力偉:做大合作社 念好“蔬菜經”
新聞關鍵字: 蔬菜
-
- 好
-
- 不好
蔬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蔬菜網”(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蔬菜網”(Vegnet.com.cn)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