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小蘑菇撐起貧困群眾致富傘(圖)
蔬菜網 時間:2018/6/12 來源:宣城日報 閱讀數:438 網友評論:2
蘑菇

在風景秀麗的宣城市涇縣蔡村鎮泉峰村,走進該村香菇種植扶貧產業基地,只見一排排香菇大棚鱗次櫛比,一根根菌棒整齊地排列著,菌棒上已經長出密密麻麻的香菇,長勢喜人。
泉峰村是涇縣蔡村鎮的一個貧困小山村,地理位置屬于林區,雜木資源分布廣,日照充足,溫度適宜,自然條件適宜香菇生長。前幾年泉峰村一直有種植香菇的歷史,由于種植戶較為分散,且種植硬件條件落后、技術含量不高,產業雖然前景好、利潤高,但香菇產量低、市場見效慢、帶動效果不明顯。
“泉峰村現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22戶、202人,如何確保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摘掉貧困村的帽子,找準方向至關重要。”鎮農業分管負責人感嘆道。
2017年,蔡村鎮整合財政扶貧專項資金29萬元,總投資50萬元在泉峰村籌建扶貧蔬菜(香菇)基地,創新“村社雙帶”的發展模式,即泉峰村以扶貧資金入股,以每年分紅的方式帶動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同時,村內種植散戶集中成立了涇縣香蕈食用菌種植合作社,由出資戶肖玉宏等經驗豐富的香菇種植戶負責經營,目前合作社整合了村內種植散戶,實現統一銷售、統一管理、技術共享的產業模式。為增加貧困戶收入,鼓勵村內全部貧困戶以土地流轉形式入股,提高了貧困群眾增收脫貧的內生動力和脫貧自信,對香菇大棚每畝補貼4000元,土地流轉每畝補貼100元,鼓勵合作社和更多貧困戶種菇脫貧,目前泉峰村香菇種植已吸納近200農戶就業。
貧困戶胡成是發展香菇脫貧的代表,他表示,他種植的無公害生態型的反季節香菇成了各地商販們爭相*的“香餑餑”。香菇一上市就備受青睞,并且產品一直供不應求。和往年相比,2018年他們的香菇收成好,價格高。根據現在菇棚里的產量來看,2018年他家種植的8畝香菇,預計年收入達6萬余元,實現了真真正正的產業脫貧。
為加快香菇市場開發,蔡村鎮將結合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和“三鄉工程”重點工作,鼓勵更多能人回鄉,引進產業技術人才,促進香菇儲存深加工和香菇休閑觀光旅游業的發展。
相關新聞
- 河北平泉蘑菇產業帶動群眾致富(圖)
- 河北平泉把小蘑菇做成大產業
- 內蒙古“科特派”草原蘑菇走上國際展臺
- 山東:“小白領”返鄉創業成“蘑菇王”
- 四川納溪大學生返鄉種蘑菇走上致富路
- 齊齊哈爾:小蘑菇撐起脫貧致富希望(圖)
新聞關鍵字: 蘑菇
-
- 好
-
- 不好
蔬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蔬菜網”(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蔬菜網”(Vegnet.com.cn)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