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郝家莊村的土豆遠銷京城(圖)
蔬菜網 時間:2018/11/7 來源:山西經濟日報 閱讀數:460
土豆

近日,記者走進山西方山縣麻地會鄉郝家莊村的田間地頭,到處呈現出一派忙碌的豐收場景,農民朋友三五成群,俯下身子,一撿一裝,一會兒的工夫,一袋袋土豆就裝好了。收割機聲、農民的歡笑聲,聲聲入耳……構成了一幅和諧的秋日豐收圖。
今年以來,郝家莊村乘著脫貧攻堅的東風,在省科協扶貧工作隊的幫扶下,依托適宜的地理、氣候環境,將馬鈴薯種植作為群眾增收的主要渠道,不斷壯大馬鈴薯種植規模,提質增效,并和中國薯網達成合作,讓山村土豆遠銷北京,助推脫貧致富步伐。
“我們村有900多畝閑置土地,一直發愁閑置土地閑下來可惜了。今年,經過多方考察,在省科協的牽線搭橋下和中國薯網達成協議,在我們村種植了700多畝土豆,分別是冀張薯12號、青儲9號和中薯5號。目前正在收獲中,再有十來天就收完了,現在每天6部機器同時進行。”村黨支部書記郭福照說。
據了解,郝家莊村與中國薯網達成了鄉村集體經濟發展示范創新模式。郝家莊村集體出土地、出工,組織生產。中國薯網提供物資、技術、銷售平臺,銷售后首先保障農民朋友的收入,再支持物資等投入,剩余的利潤雙方平均分配。目前,每天上山撿土豆的農民就達到了100多人,創造工資性收益1萬余元。
“每天光撿土豆就100多人,光工資*就能達到10000多元。村民在這一塊,工資性收入也不少,估計下來,村里人們光工資性收入就能達到50萬元。因為今年是*年機修地,新耕種,跟傳統的可能差點,產量會少點,估計在2000斤左右。按照市場行情,現在是6毛多,差不多能賣126萬元左右。下一步,準備跟中國薯網繼續合作,在土豆的身價、包裝方面進行提高,提高土豆的品質。”來自省科協、擔任郝家莊村*書記的閆保全說。
在郝家莊村村委大院內,記者看到,前來拉土豆的兩輛大貨車正等著村民分類裝袋,工作隊隊員和村干部幫忙過稱、裝車,在大家的協作下,一車車土豆被運出了郝家莊村。
“今年,土豆通過薯網平臺,進入北京市場。”中國薯網董事長冮麗華表示,“下一步,中國薯網打算和郝家莊村實現聯合社發展模式,村集體和企業組織合作社,以鄉村合作社的集體經濟模式發展土豆產業和其他產業。”
相關新聞
- 四川榮縣3萬畝土豆空閑地里埋100天每畝產5000元
- 4個月掙10萬 黑龍江農民廣東種土豆脫貧(圖)
- 河北:小土豆變“金豆豆”讓脫貧有底氣
- 甘肅“扶貧土豆”直進食堂 農戶高校都受益
- 四川榮縣3萬畝土豆長勢喜人(圖)
- 四川:電商平臺讓土豆飛出大涼山(圖)
新聞關鍵字: 土豆
-
- 好
(0)
-
- 不好
(0)
蔬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蔬菜網”(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蔬菜網”(Vegnet.com.cn)聯系。